福彩助力 砥礪前行
“重走劉鄧大軍解放重慶之路”全媒體宣傳活動?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靠傳承而不滅
編者按:8月19日至31日,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華龍網主辦,重慶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公益支持的福彩助力 砥礪前行“重走劉鄧大軍解放重慶之路”全媒體宣傳活動,已正式沿著解放重慶的路線全面啟動,敬請持續關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日9時訊(陳秋晏)近日,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黨小組成員跟隨“重走劉鄧大軍解放重慶之路”采訪團,循著革命先輩解放重慶的足跡,從打響第一槍的秀山出發,途徑酉陽、黔江、彭水、石柱、武隆、南川、綦江、江津、涪陵、巴南、南岸等地,走訪歷史見證者,探尋解放戰斗遺址,輾轉2900公里,于昨(31)日來到最后一站——渝中解放碑。
解放碑,基址原為都郵街廣場,自古就是重慶的商業中心,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也是全國唯一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
福彩黨小組成員在解放碑前合影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伊永軍攝
“這一路上,我們在那些當年解放重慶的親歷者、見證者的口中,聆聽到了許多紅色故事,我們何其有幸,能作為還原歷史的傳播者。”福彩的黨員代表有感而發,在那些老人生動的講述中,我們仿佛都變成了他們口中勇猛的解放軍,在戰火紛飛、槍林彈雨的場景中一往無前。
當年,南泉防線潰敗,在重慶坐鎮指揮的蔣介石不得不放棄連八年抗戰都未曾丟失過一天的陪都。
1949年11月30日,解放軍分西、中、東三路渡江對重慶主城渝中半島發起總攻,下午4時,31師從李家沱渡過長江,93團過江后迅速占領大坪和山城制高點佛圖關,并將駐守佛圖關的 “國防部”第二警衛團繳械。32師95團從南岸海棠溪和銅元局兩個渡口分批渡過長江,經兩路口先后占領了國民黨空軍司令部、國防部和原國民黨國民政府,晚7時,47軍141師423團從朝天門上岸后迅速占領了“抗戰勝利紀功碑”(現解放碑)和小什字街,在“抗戰勝利紀功碑”上空升起了第一面紅旗。
雖然秀山與渝中兩地的直線距離不過400多公里,但是,在當年的解放戰爭中,解放軍要面對的何止是這些雄關漫道里的千溝萬壑、滿途荊棘,還有敵人精心設下的刀槍林立的層層防線。從1949年11月1日解放大西南戰役打響開始,歷時整整一個月,這座山城終于得到解放,至此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次年10月1日,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為“人民解放紀念碑”題寫了碑名,現“解放碑”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過這13天的“重走劉鄧大軍解放重慶之路”活動,福彩的黨小組成員都紛紛表示,深切感受到了當年解放重慶的崢嶸歲月及光輝歷程。之后一定會把這些紅色革命精神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并將此學以致用,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以此為市福彩的社會福利事業、社會公益事業的良性發展做一份貢獻。